找到相关内容1329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2)

    ,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果,此戒作是持,止是犯。初一戒以禁防为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   菩萨戒 修菩萨戒(即上述三聚净戒)有五种利益,1十方佛愍念、常守护,2命终时正见、心欢喜,3生生处为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3056664.html
  • 蒙古地区佛教艺术与弥勒造像

    mtshan 1147-1216)。当时虽然佛教还没有正式传入蒙古地区,但是,因成吉思汗发给西藏的信函等,公私与否,蒙古族佛教信众还是非常感激成吉思汗的恩德,正因为如此蒙古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是与成吉思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3957010.html
  • 人生指南《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法界梵音》(3)

    恶缘遇正法,获无变道恶恩大;他人劝勉遇正法,获真实义劝恩大。平等报恩善回向”。  因此,怨敌、魔障不仅今生对自己的恩德极大,而且他们也是自己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这样观想非常重要。  心地清净真忏悔  ...用恩德报答怨恨。对付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而入手。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然从细微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大事。轻易允诺的,必定信用不足,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557058.html
  • 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

    、《十恩德》等许多不是文学作品的东西列入敦煌文学中。可见持此论者在分类时不能自圆其说。  三、敦煌文的分类研究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敦煌遗书杂著文字中有文学色彩的文章,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

    李明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4658412.html
  •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

    唐僧实际上是个披着袈裟的道学先生,恐不为过吧?  这一点,在世本《西游记》中是洞若观火的。书中写唐僧行行重行行而念念不忘唐太宗之恩德,那是有来由的。其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写唐太...

    张锦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5858428.html
  • 嘉兴佛教历代传法大事记

    参禅宗临济下瑯琊慧觉禅师,及门,值其上座,遂问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璇当下有所悟,拟禀欲嗣其法,觉谓曰:“如宗不振久矣,宜畅宗风,以报佛之恩德,勿以殊宗为介。”璇受觉启示如其教,后归往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0759548.html
  •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1)

    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于已有大恩德,不见自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4259908.html
  •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1)

    学觉醒,和中国儒家社会的人本文化很有共鸣性。因此,佛法早期在隋唐时,就以「目莲冥间救母变文」,成功地打进重视孝道的庶民文化之中。  那时,教化僧巡回各县市社邑,用歌唱体的方式唱颂「慈母十恩德」和「超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3559967.html
  •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  (四)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860086.html
  •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我某甲等,幸逢大和尚,树光明幢,张净梵网。接引凡流,摄归僧宝。愿赐我某甲等,具足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报恩德。」   再如和尚开示:   「诸沙弥、沙弥尼,汝等既发胜心,…&...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560093.html